一纸墨香“锦旗”退回记:执行风暴里的冷暖人间

更新时间: 2025-06-17 15:37:34 已浏览:96 文章来源:云浮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原创

“法官,这面‘锦旗’你们必须收下!”申请人老蔡展开一幅装裱精美的书法作品,宣纸上“执法为民,弘扬正义”八个大字墨迹淋漓。然而五个月后,这幅承载着工人心意的特殊“锦旗”,却静静地回到了老蔡手中——一场关于承诺与背弃、温情与铁腕的执行拉锯战,在墨香中写下最终注脚。

2Y4A3541-1.jpg

【火药桶上的讨薪现场】

      2025年1月8日,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过年了,工人老蔡火急火燎地带着执行法官古法官和法警找到了被执行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双方一见面就剑拔弩张,汗味与怒气在空气中蒸腾。

   “都冷静!动手能解决问题吗?”执行法官一个箭步挡在冲突双方之间,身后法官助理和法警迅速将情绪激动的双方隔开。门口那边老蔡手中的欠薪判决书被攥得发皱,墙边的马某衣服也乱了,嘴上依旧不停在骂着,大口地喘着粗气。

暴风截图202561628783292.jpg

【墨迹未干的承诺】

调解室里,空调嘶嘶吐着冷气。公司实际控制人马某被带回法院后,依旧和工人老蔡在激烈地争吵。此时的马某双手紧握着拳头,额头已冒出细密的汗珠,眼看又要引起更大的冲突,执行法官决定将双方分开调解。马某:“行业不景气,账户真的空了……”法官抽出一叠财产线索摔在桌上:“那这些转移的流水怎么解释?公司昂贵的宝马轿车和打印设备转移给了谁?拒执罪的后果需要再普法吗?”

长夜调解迎来曙光。晚上十点,被执行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谢某匆匆赶来,和马某共同在保证书上签下名字:“如公司未按期支付,本人自愿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书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拟定,明确担保范围覆盖全部欠薪及利息。

工人老蔡紧绷的脸终于松弛了。一周后,老蔡带着裱好的书法作品来到法院——那是他请作为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的老乡连夜挥毫写就的谢意。

【破灭的诺言与出鞘的利剑】

首期5万元如约到账时,工人老蔡曾燃起希望。但第二个月还款日,账户再无声息。马某电话忙音,在微信上敷衍:“正在筹集资金,再宽限一个月。”然而宽限期过后,马某再次失信,执行团队迅速出击:1.裁定执行谢某、马某名下财产,冻结所有银行账户;2.查封谢某名下房产启动评估。

重压之下,马某主动现身了。马某得知自己名下银行账户已全部被查封,生活处处受限,而且下一步将面临被拘留、房屋被查封拍卖的强制执行措施时,马某彻底崩溃了:“我还钱!现在就筹钱!”

【被退回的墨宝】

202563日,财务室收到了被执行人马某转来的最后一笔工资款。当最后一笔工资到账后,老蔡红着眼眶展开那幅书法作品。执行法官却轻轻按住他的手:“心意我们收下了,但艺术珍品该留给创作者。我们有规定,字画类礼品不属于可接收的致谢范畴。”

工人老蔡怔住了。他不知道,早在“锦旗”送达当日,执行局已按程序备案后作出退还决定。“‘锦旗’背后的公平正义,早在我们拿回血汗钱时就实现了。”老蔡把书法作品仔细卷好,向法官深深鞠了一躬。

【写在宣纸外的答案】

这场一波三折的讨薪战役,映照出法院执行工作的复杂肌理。当马某在银行转账凭证上按下手印时,执行法官翻开工作笔记,最新页记着:20251月至今,云城区法院执结欠薪案66件,追回工资款项313.6万元。而墙角那幅未能留下的“锦旗”,早已用无形的笔墨,在司法为民的卷轴上留下更深沉的印记——所有退回去的,恰恰是留下来的。

宣纸上的墨会褪色,但权利被兑现的温度,终将沉淀为时代最坚硬的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