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墨香“锦旗”退回记:执行风暴里的冷暖人间
“法官,这面‘锦旗’你们必须收下!”申请人老蔡展开一幅装裱精美的书法作品,宣纸上“执法为民,弘扬正义”八个大字墨迹淋漓。然而五个月后,这幅承载着工人心意的特殊“锦旗”,却静静地回到了老蔡手中——一场关于承诺与背弃、温情与铁腕的执行拉锯战,在墨香中写下最终注脚。
【火药桶上的讨薪现场】
【墨迹未干的承诺】
调解室里,空调嘶嘶吐着冷气。公司实际控制人马某被带回法院后,依旧和工人老蔡在激烈地争吵。此时的马某双手紧握着拳头,额头已冒出细密的汗珠,眼看又要引起更大的冲突,执行法官决定将双方分开调解。马某:“行业不景气,账户真的空了……”法官抽出一叠财产线索摔在桌上:“那这些转移的流水怎么解释?公司昂贵的宝马轿车和打印设备转移给了谁?拒执罪的后果需要再普法吗?”
长夜调解迎来曙光。晚上十点,被执行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谢某匆匆赶来,和马某共同在保证书上签下名字:“如公司未按期支付,本人自愿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书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拟定,明确担保范围覆盖全部欠薪及利息。
工人老蔡紧绷的脸终于松弛了。一周后,老蔡带着裱好的书法作品来到法院——那是他请作为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的老乡连夜挥毫写就的谢意。
【破灭的诺言与出鞘的利剑】
首期5万元如约到账时,工人老蔡曾燃起希望。但第二个月还款日,账户再无声息。马某电话忙音,在微信上敷衍:“正在筹集资金,再宽限一个月。”然而宽限期过后,马某再次失信,执行团队迅速出击:1.裁定执行谢某、马某名下财产,冻结所有银行账户;2.查封谢某名下房产启动评估。
重压之下,马某主动现身了。马某得知自己名下银行账户已全部被查封,生活处处受限,而且下一步将面临被拘留、房屋被查封拍卖的强制执行措施时,马某彻底崩溃了:“我还钱!现在就筹钱!”
【被退回的墨宝】
2025年6月3日,财务室收到了被执行人马某转来的最后一笔工资款。当最后一笔工资到账后,老蔡红着眼眶展开那幅书法作品。执行法官却轻轻按住他的手:“心意我们收下了,但艺术珍品该留给创作者。我们有规定,字画类礼品不属于可接收的致谢范畴。”
工人老蔡怔住了。他不知道,早在“锦旗”送达当日,执行局已按程序备案后作出退还决定。“‘锦旗’背后的公平正义,早在我们拿回血汗钱时就实现了。”老蔡把书法作品仔细卷好,向法官深深鞠了一躬。
【写在宣纸外的答案】
这场一波三折的讨薪战役,映照出法院执行工作的复杂肌理。当马某在银行转账凭证上按下手印时,执行法官翻开工作笔记,最新页记着:2025年1月至今,云城区法院执结欠薪案66件,追回工资款项313.6万元。而墙角那幅未能留下的“锦旗”,早已用无形的笔墨,在司法为民的卷轴上留下更深沉的印记——所有退回去的,恰恰是留下来的。
宣纸上的墨会褪色,但权利被兑现的温度,终将沉淀为时代最坚硬的刻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