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你健康成长 助你扬帆远航——张军第六次到北京二中讲授法治课侧记

更新时间: 2023-09-07 14:42:20 已浏览:762 文章来源:云浮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原创

  金秋时节的北京二中校园,古朴、静谧又多姿。

  9月5日上午十时,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从校长薛丽霞手中郑重地接过了法治副校长聘书。全体师生鼓掌热烈欢迎。

  这是张军第六次来到北京二中授课。此前,在最高检工作的张军作为该校法治副校长,先后围绕《学法懂法用法,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发力“四个保护”携手关爱明天》《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以“六大保护”呵护“少年的你”》《争做少年好网民共筑网络强国梦》等主题授课,受到学生、家长、教师、未成年人保护人士的热烈欢迎。

  此次授课,张军精心选择《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强化家庭学校协同,共同守护青春扬帆远航》作为授课题目。

  授课题目是如何确定的?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殷殷期盼,充分肯定了家庭和学校教育对孩子们走好人生路的关键作用。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强调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体系,而家庭与学校居于该保护体系的基础地位。从司法实践反映的情况看,虽然法律专门规定了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的有关内容,但是许多要求还没有落到实处,特别是在家校协同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家长不会管、学校不敢管”的现象较为普遍。

  坚持问题导向,张军向北京二中的师生及其他有关方面作了较深入的调研,二中的老师和同学们为这次交流提供了60多项建议,“自我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家校协同”仍是频频出现的关键词。

  在听众需求与司法实践的双重助力之下,这堂法治课的讲课题目就顺理成章了。

  提升“免疫力”,争取做到“百毒不侵”!

  讲课一开始,张军问台下的学生们:“为了你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确立了‘六大保护’体系。2021年9月的开学法治课上,我结合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六大保护’为题给同学们进行了讲解。在座的有没有高三的同学?是不是还记得‘六大保护’是什么?”

  台下学生纷纷回应,张军露出高兴的笑容。不过,他话锋一转:“虽然这‘六大保护’为我们免受侵害筑起了牢固的‘防火墙’,抵御了大部分侵害,但它不是‘绝缘体’,根本还要提升自己的‘免疫力’。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提高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能力,努力争取做到‘百毒不侵’!”

  “法治意识是否养成、是否形成自觉,对同学们、对未成年人来说,一个重要检验标准,就是看自我保护意识有没有、强不强!具体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检验”,张军注视着台下的学生们,不疾不徐地讲:“第一个层面,就是要避免自己被侵害、被伤害,远离不良行为。第二个层面,一旦遭受不法侵害,要立即告诉父母、老师,必要时要向公安机关报案。第三个层面,要遵纪守法,不实施违法犯罪行为。遵纪守法就是讲规矩、守规则。规则包括社会公德、家规、校规、法律等等。”

  张军告诉同学们,能做到以上三个层面的自我保护,表明同学们已经形成了较强的法治意识,也是一个成长中的有智慧的未成年人了。

  对每一个层面“自我保护”内涵的讲解,张军都重点引用了涉网案例。他讲道:“现在很多同学都在手机上下载一些‘AI换脸’的APP,有人把自己的头像换到别人的身上,有人把别人的头像换到动物身上进行恶搞,这就有可能侵犯别人的肖像权,构成侵权,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张军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要牢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切勿贪图流量、恶意歪曲事实、发布不实不当言论,伤害他人,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严重的还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家校协同,合力把孩子教育好培养好

  去年1月1日起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在“家庭责任”章的第一条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结合司法实践,张军就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出:“第一,问题孩子往往出自问题家庭,一定比例的未成年人犯罪是因为他的家庭出了问题,因此,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极为重要。第二,离异父母也要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第三,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目的就是要加强素质教育,让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家长们也要认真执行好。”

  “总结一下,对孩子的家庭保护不仅仅是履行监护职责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科学实施家庭教育的问题。请各位家长一定要从自己做起,认真学习好家庭教育促进法,努力掌握家庭教育的正确理念、知识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教育好、培养好孩子。”张军从司法视角阐释家庭教育的定位和目标,引起了家长们的思考和共鸣。

  除家庭外,学校是孩子们获得教育、健康成长的最重要场所,保护未成年人是学校的法定义务。

  张军语重心长地说:“今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很多教书育人和学生保护规定、制度落实的关键就在于各位老师、各位教职员工。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我个人认为,对一个老师的评价,不仅要看教出了多少优秀的学生,也要看是否没放弃每一个所谓差生。没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这才是最难的,是对教师称谓最好的诠释。”

  司法保护和其他五大保护都有密切关系,学校保护也需要司法保护给予指导、支持。司法保护要实现1+5﹥6的效果,就要和其他五大保护相互配合、融合,发生“化学反应”,实现更好的效果。家庭、学校和司法保护的协同配合问题,是本场讲座的重中之重。

  在针对校园欺凌的预防、“校闹”的依法治理问题把脉开方之后,张军提供了处理家、校之间的协同配合中的一些原则:“第一,要坚持孩子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这个最大化不能简单理解为自己家孩子的利益最大化。第二,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学校、老师和家长是共同体,目标都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第三,要做到及时沟通,很多问题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理解是建立在有效沟通基础之上的。第四,要依法办事,在法治的轨道上解决问题,人民法院也将全力提供司法支持。”

  思维碰撞的问答环节

  一个多小时的授课,既贴近生活,又妙语连珠,学生、老师、家长、有关方面人士都听得津津有味。

  提问环节到了,学生们争先恐后,希望自己是那个被点到的幸运儿。

  李思菲同学问张副校长:“与国外的司法制度相比,中国的司法制度好在哪?”

  张军幽默又和蔼地说:“你这个问题太宏大了,咱们大学里面见啊!”他接着说:“我举个例子,如果法院积累了很多案子,但还是按部就班地收案、办案,就一定会导致案件审理的时间特别长。在咱们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抓前端,治未病’,人民法院按照党中央要求,指导社区调解员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让矛盾不出村、不出社区就能化解,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这样的结果,只有在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可以做到。”

  瞿诗航同学提问:“刚才,您提到正在制定关于网络暴力的文件。请问,万一我们自己遇到了,该怎样维权?更进一步说,我们应怎样正确使用网络呢?”

  张军边听边记,放笔从容作答。他说:“有的时候,网络暴力比线下的肢体伤害还要大。只要实施了侵权和违法犯罪,就会留下痕迹、留下罪证,网络主管部门和司法机关会为遭受网暴的被害人提供足够强有力的法律救济途径。”他特别强调:“我们要正确使用网络,不要把自己或者同学的私人信息传到网上,不要在网上随意‘义愤填膺’,因为你很可能不了解真实情况,随意发表观点可能会伤害别人。”

  张天乐同学抓住了最后一个提问机会:“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有监护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规定了我们未成年人有很多自己的权利。这两种权利的边界在哪里?”

  张军很有感慨,他说:“家长们,这就是今天的孩子,他们已经在寻找和主张自己的权利了。”他首先对家长们说:“大家要尊重孩子,不要干预过度。在监护权和孩子自己享有权利发生冲突的时候,父母作为成年人,应当考虑自己的方法是不是正确,有没有可能是监护权使用不当或者过度了。”他又对同学们说:“孩子,你现在还没有长大,即便长到了18岁,你的经历和阅历也远远不如父母。要尊重父母,爱护父母,理解父母。现在的你作为中学生,先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和父母沟通,并把这个能力作为与社会沟通的先期实践。”

  授课来到尾声,张军将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了正青春的孩子们:“党和国家,家庭、学校、政府、司法和社会各界都在努力为每一个孩子、每一位同学健康快乐成长创造最好的环境,守护同学们扬帆远航!相信大家一定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将来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意犹未尽,开始期待下一次相逢

  授课结束后,听众报以热烈而真挚的掌声。这是一场传授新知、更新认知、启发视角的法治盛宴,是一场无数次触动自我的头脑风暴,满满的收获感将永远留在参与者的记忆中。

  李若鱼同学用诗情画意的语言讲了自己的收获:“张院长提及网络中、家庭中、学校中的种种问题。每一句都在为我们多面的生活打着补丁,牵出长长的线,勾连上家庭与学校的两端,穿过法治这根闪亮银针的针眼,织出美丽的青春图画,为青春的乌托邦筑起安全防线。”

  文梦恬同学谈到,作为一名心智趋于成熟的高中生,必须对网络具有警惕心。要理性使用网络,不被网络聊天、赌博等骗局诱惑,保护自己的身份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

  李奕萱同学说,倘若一个家庭对孩子言传身教,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学校授以诗书,育其品德,再经社会之锤炼,形成坚守自我、依法办事的决心,那么我们未成年人一定会以更好的姿态走向未来。

  老师和家长们也深有感悟,他们说:张院长徐徐道来,既有世界观指引,也有方法论支撑,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点亮了一盏法治的明灯,家长要担负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教师们要切实履行学校保护的责任,坚持立德树人,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家校协同共筑安全防线。

  此刻播下的法治种子,将成为一条深深的根系,不断出现在他们未来的生命中——这是在场者的共同心声,他们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与法治副校长再相逢。

  代表委员:耳目一新、深受触动、获益良多

  当天亲临北京二中法治课现场的,还有四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强天气预报中心技术总师、研究员郑永光说:“张院长亲自授课,法学修养深厚,讲授深刻又鲜活,北京二中的同学是非常幸运的。”他希望广大司法人员、法律工作者利用各种形式给同学们、社会更多的法治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郭雷建议这样直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可以更多,不只针对中学生,还要走进小学和大学。通过给广大师生和家长上一堂堂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普法课,一定会在孩子和家庭中种下法治的种子,孩子们也一定能当好传播法治的“种子”。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办公室主任马静笑容满满地说:“不仅是孩子们受益,我也感到很受益。孩子们问的几个问题,反映了他们思考的深度,还有对社会话题的关注度,我看到了青年一代的风采,直观地感受到了我们这些年的普法成果,孩子们的法治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冯俐是第一次听“开学第一课”。她说真是耳目一新。她建议可以设置一些类似交通部门的岗亭,孩子们有任何困难,受到威胁,受到暴力时,可以很方便很保密地找到这个机构,第一时间寻求到最有效的帮助。课后,冯俐委员还向张军建议:也可以用艺术形式普法。张军向周围的老师、同学、国家有关部门、未成年人保护机构负责人说,这个建议好,符合孩子们认知特点,我们一起编剧!

  保护未成年人,是永无止境的事业。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整合未成年人审判资源,成立少年审判工作办公室,作为专项工作机制,依托负责传统民事案件的民一庭运行。这样做,旨在全面均衡做好涉少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融通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落地落实,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把习近平总书记“抓前端、治未病”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到实处。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合力守护未成年人的努力与探索,始终在路上,向着更远大的目标。